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唐宋詩學
The Poetic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 
開課學期
112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黃奕珍 
課號
CHIN3052 
課程識別碼
101 3773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普505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唐代與宋代皆為古典詩歌登峰造極的時代,在實際創作不斷進展之時,對於詩歌的內涵、作用與評論、鑑賞等亦投入相當的關注,而迭有創新與突破。而且,唐詩與宋詩之間還有極為緊密的關係,了解這二個時期詩學發展的狀況,不僅有助於探析唐宋詩歌的深刻意蘊,也能更為全面觀察創作與批評的互動與論爭。 

課程目標
培養閱讀及詮釋唐代與宋代詩學材料與文學理論的專業能力。 
課程要求
1. 閱讀作業
A. 請閱讀劉若愚原著、杜國清中譯,《中國詩學》下篇〈朝向一個綜合的理論〉(臺北:幼獅文化事業公司,1981)。
B. 請列出三個你認為最特別的論點,並分別加以評論。(1500字以上)
C. 請選一或二首詩,用閱讀材料中的一或二個批評術語加以解析。

2. 口頭報告
* 4-5人為一組,每人提出一個論點或一個問題,針對課程之某一單元作探討。
*組員提出的論點或問題彼此間須有較緊密的關聯。
*每組報告時間約 30 分鐘,每位同學皆須上臺報告,報告時間長短不宜太過懸殊。
*請於報告前二週與老師討論報告內容(篇目、論點或問題),並於報告前一週繳交定稿。

3. 討論參與
*參與課堂討論,並填寫發言記錄表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主要為教師編定之講義。
*閱讀篇目另列。 
參考書目
劉若愚著、杜國清譯,《中國詩學》(臺北:幼獅文化事業,1981)。
Stephen Owen,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(臺北:南天書局,1988)。
郭紹虞主編、王文生副主編,《中國歷代文論選》(上海:上海古籍,2001)。
郭紹虞,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(上海:上海古籍,1979)。
喬惟德、尚永亮,《唐代詩學》(長沙:湖南人民,2000)。
張伯偉,《全唐五代詩格校考》(西安:陝西人民教育,1996)。
周裕鍇,《宋代詩學通論》(成都:巴蜀書社,1997)。
楊理論,《中興四大家詩學研究》(北京:中華書局,2012)。
黃景進,《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》(臺北:文史哲,1986)。
張健,《宋金四家文學批評研究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,1983)。
顧易生、蔣凡、劉明今,《宋金元文學批評史》(上海:上海古籍,1996)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閱讀作業 
20% 
 
2. 
口頭報告 
20% 
 
3. 
討論參與 
15% 
 
4. 
期中考 
20% 
 
5. 
期末考 
25% 
上課鐘響點名,三次不到課者,不得參加期末考試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